MATLAB三角函数汇总(附带实例)
MATLAB 提供了大量的三角函数,方便用户直接调用。三角函数的功能如下表所示。
【实例】绘制 0~2π 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图形。在编辑器中编写以下程序并运行。

图 1 0~2π 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图形
函数名 | 功能描述 | 函数名 | 功能描述 |
---|---|---|---|
sin | 正弦 | sec | 正割 |
sind | 正弦,输入值以“°”为单位 | secd | 正割,输入值以“°”为单位 |
sinpi | 准确计算 sin(X*pi) | sech | 双曲正割 |
sinh | 双曲正弦 | asec | 反正割 |
asin | 反正弦 | asecd | 反正割,输出值以“°”为单位 |
asind | 反正弦,输出值以“°”为单位 | asech | 反双曲正割 |
asinh | 反双曲正弦 | csc | 余割 |
cos | 余弦 | cscd | 余割,输入值以“°”为单位 |
cosd | 余弦,输入值以“°”为单位 | csch | 双曲余割 |
cospi | 准确计算 cos(X*pi) | acsc | 反余割 |
cosh | 双曲余弦 | acscd | 反余割,输出值以“°”为单位 |
acos | 反余弦 | acsch | 反双曲余割 |
acosd | 反余弦,输出值以“°”为单位 | cot | 余切 |
acosh | 反双曲余弦 | cotd | 余切,输入值以“°”为单位 |
tan | 正切 | coth | 双曲余切 |
tand | 正切,输入值以“°”为单位 | acot | 反余切 |
tanh | 双曲正切 | acotd | 反余切,输出值以“°”为单位 |
atan | 反正切 | acoth | 反双曲余切 |
atand | 反正切,输出值以“°”为单位 | hypot | 平方和的平方根(斜边) |
atan2 | 四象限反正切 | deg2rad | 将角从“°”转换为弧度 |
atan2d | 四象限反正切,输出值以“°”为单位 | rad2deg | 将角从弧度转换为“°” |
atanh | 反双曲正切 |
【实例】绘制 0~2π 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图形。在编辑器中编写以下程序并运行。
% 生成自变量向量,从 0 到 2π,步长 0.05π x = 0 : 0.05*pi : 2*pi; % 计算正弦与余弦函数值 y1 = sin(x); y2 = cos(x); % 绘制曲线:正弦为蓝色实线,余弦为红色圆点连线 plot(x, y1, 'b-', x, y2, 'ro-'); % 坐标轴标签 xlabel('X取值'); ylabel('函数值'); % 图例 legend('正弦函数', '余弦函数');运行程序后,输出如下图所示图形:

图 1 0~2π 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