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 TEXTJOIN()函数的用法(附带实例)
TEXTJOIN() 函数是使用分隔符连接列表或文本字符串区域。相对其他连接方法,更简便、高效。
TEXTJOIN() 函数的语法格式如下:
【实例】将左侧表中的姓名,按部门合并在一个单元格中,并使用逗号分隔。可在 I11 单元格中输入以下公式:
本实例使用 IF() 函数嵌套 TEXTJOIN() 函数。从里到外,先是使用 IF 函数判断 E 列“部门”是否等于右侧表格中的部门。如果等于,则返回相应的姓名数组,然后这个结果作为 TEXTJOIN() 函数的第 3 个参数(连接内容),第 1 个参数采用的分隔符是逗号,第 2 个参数是 TRUE,意思是忽略空单元格。最后得到按部门合并姓名的结果。具体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需要说明一点,如果所用版本不支持动态数组,则不能在输完公式后按 Enter 键结束,需要改用同时按下快捷键 Ctrl+Shift+Enter 结束输入,采用此种方法,公式最外围会多一对大括号,如下图所示。
TEXTJOIN() 函数的语法格式如下:
TEXTJOIN(delimiter, ignore_empty, text1, [text2], …)参数含义:
- delimiter(必需):分隔符,用于在连接结果中分隔每个文本项;
- ignore_empty(必需):是否忽略空单元格,TRUE 表示忽略,FALSE 表示保留;
- text1(必需):要连接的第一个文本或区域;
- [text2], …(可选):可继续添加最多 252 个额外文本或区域。
【实例】将左侧表中的姓名,按部门合并在一个单元格中,并使用逗号分隔。可在 I11 单元格中输入以下公式:
=TEXTJOIN(",",TRUE,IF($E$11:$E$39=H11,$D$11:$D$39,""))结果如下图所示:

本实例使用 IF() 函数嵌套 TEXTJOIN() 函数。从里到外,先是使用 IF 函数判断 E 列“部门”是否等于右侧表格中的部门。如果等于,则返回相应的姓名数组,然后这个结果作为 TEXTJOIN() 函数的第 3 个参数(连接内容),第 1 个参数采用的分隔符是逗号,第 2 个参数是 TRUE,意思是忽略空单元格。最后得到按部门合并姓名的结果。具体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需要说明一点,如果所用版本不支持动态数组,则不能在输完公式后按 Enter 键结束,需要改用同时按下快捷键 Ctrl+Shift+Enter 结束输入,采用此种方法,公式最外围会多一对大括号,如下图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