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掩耳盗铃的反义词(36个)

共找到 36 个掩耳盗铃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实事求是([shí shì qiú shì]):指根据实际情况来寻求真理,不自欺欺人,注重客观事实。
  2. 光明正大([guāng míng zhèng dà]):形容行为坦荡正直,不遮掩、不隐藏,光明磊落。
  3. 开诚布公([kāi chéng bù gōng]):指以真诚的态度公开自己的想法或行为,不隐瞒真相。
  4. 坦然自若([tǎn rán zì ruò]):形容态度从容自然,毫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或行为。
  5. 直言不讳([zhí yán bù huì]):指说话直截了当,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或事实。
  6. 光明磊落([guāng míng lěi luò]):形容人品正直,行为公开透明,没有任何隐藏或欺骗。
  7. 诚实无欺([chéng shí wú qī]):指为人真诚,不欺骗他人,行为真实可信。
  8. 正大光明([zhèng dà guāng míng]):形容做事光明正大,不搞小动作,坦坦荡荡。
  9. 襟怀坦白([jīn huái tǎn bái]):指胸怀坦荡,毫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或行为。
  10. 推心置腹([tuī xīn zhì fù]):形容真诚相待,不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或意图。
  11. 坦荡无私([tǎn dàng wú sī]):指为人坦率大方,没有私心,行为光明正大。
  12. 光明坦荡([guāng míng tǎn dàng]):形容行为正直公开,没有任何遮掩或欺瞒。
  13. 真诚相待([zhēn chéng xiāng dài]):指以真心对待他人,不虚伪、不隐藏真实意图。
  14. 磊落光明([lěi luò guāng míng]):形容人品高尚,行为坦荡,不做任何隐瞒之事。
  15. 坦白直率([tǎn bái zhí shuài]):指说话或做事直截了当,不遮掩自己的真实想法。
  16. 胸怀坦荡([xiōng huái tǎn dàng]):形容内心宽广,行为正直,没有任何隐藏或欺骗。
  17. 诚恳待人([chéng kěn dài rén]):指以真诚的态度对待他人,不虚伪、不隐瞒。
  18. 公正无私([gōng zhèng wú sī]):形容做事公平正直,没有私心或隐瞒的行为。
  19. 正直无私([zhèng zhí wú sī]):指为人正直,不为个人利益而隐藏真相或欺骗他人。
  20. 坦诚相见([tǎn chéng xiāng jiàn]):指以坦率真诚的态度面对他人,不隐藏真实情感。
  21. 真心实意([zhēn xīn shí yì]):形容态度真诚,不虚伪、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
  22. 光明无私([guāng míng wú sī]):指行为光明磊落,没有私心或隐瞒的行为。
  23. 直率坦诚([zhí shuài tǎn chéng]):形容性格直爽,态度坦率,不遮掩自己的想法。
  24. 公而忘私([gōng ér wàng sī]):指为了公众利益而忘记个人私利,行为公开透明。
  25. 大公无私([dà gōng wú sī]):形容完全为公众利益着想,不隐藏个人私心。
  26. 坦率无私([tǎn shuài wú sī]):指态度坦率,没有私心,行为光明正大。
  27. 真诚无欺([zhēn chéng wú qī]):指以真诚的态度对待他人,不欺骗、不隐藏真相。
  28. 光明公正([guāng míng gōng zhèng]):形容做事公开公平,没有任何隐瞒或偏私。
  29. 正直坦荡([zhèng zhí tǎn dàng]):指为人正直,胸怀宽广,不做任何隐瞒之事。
  30. 坦诚无私([tǎn chéng wú sī]):形容态度坦率真诚,没有私心或隐藏的行为。
  31. 直截了当([zhí jié liǎo dàng]):指说话或做事干脆利落,不拐弯抹角,不遮掩真相。
  32. 公开透明([gōng kāi tòu míng]):形容信息或行为完全公开,没有任何隐瞒或遮掩。
  33. 诚实守信([chéng shí shǒu xìn]):指为人真诚可靠,不欺骗他人,行为值得信赖。
  34. 表里如一([biǎo lǐ rú yī]):形容言行一致,内心和外在表现相同,不虚伪。
  35. 心口如一([xīn kǒu rú yī]):指内心想法和言辞一致,不隐藏真实情感。
  36. 真实可信([zhēn shí kě xìn]):形容言行真实,值得信任,不做任何欺瞒之事。

掩耳盗铃的详细解释

掩耳盗铃(yǎn ěr dào líng)是一个源自古代寓言的成语,字面意思是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这个成语形象地讽刺了那些自欺欺人的行为,明明知道真相却故意装作不知道,以为这样就能逃避现实。

 

这个成语出自《吕氏春秋》,故事讲的是一个人想偷别人家门上的铃铛,又怕铃铛发出声响被人发现,于是捂住自己的耳朵以为别人也听不见。这种行为看似聪明,实则愚蠢可笑,因为铃铛的声音并不会因为自己听不见就消失。

 

在现代生活中,掩耳盗铃常用来形容那些逃避现实、自欺欺人的做法。比如明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却找各种借口来掩饰;或者面对问题时选择视而不见,以为问题就会自动消失。这种行为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让情况变得更糟。

 

掩耳盗铃的故事告诉我们,面对问题要实事求是,不能自欺欺人。只有正视现实,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这个成语至今仍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提醒人们要诚实面对自己和他人。

掩耳盗铃的出处

掩耳盗铃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