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言模型是什么(新手必看)
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LLM)也称大规模语言模型或大型语言模型,是一种由包含数百亿以上参数的深度神经网络构建的语言模型,使用自监督学习方法通过大量无标注文本进行训练。
自 2018 年以来,Google、OpenAI、Meta、百度、华为等公司和研究机构相继发布了包括 BERT、GPT 等在内的多种模型,并在几乎所有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都表现出色。
2019 年,大模型呈现爆发式的增长,特别是 2022 年 11 月 ChatGPT(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发布后,更是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GPT(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是一种大语言模型,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重要框架。第一个 GPT 于 2018 年由美国人工智能公司 OpenAI 推出。GPT 模型是基于 Transformer架构的人工神经网络,在未标记文本的大型数据集上进行预训练,能够生成新颖的类人内容。
大语言模型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涵盖机器翻译、摘要生成、对话系统、文本自动生成等诸多领域:
然而,大语言模型的使用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虽然大语言模型能够生成高度连贯和自然的文本,但没有自我意识和理解能力。因此,在应用大语言模型时需要注意对生成文本的审查和修改,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大语言模型的大规模训练数据集也使得其模型庞大而复杂,对计算资源要求较高,导致训练和部署成本相对较高。
大语言模型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早期的统计语言模型和基于规则的语言模型。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神经网络语言模型开始受到关注。大型语言模型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关键阶段:
总之,大语言模型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统计模型到基于神经网络的模型,再到迁移学习和预训练模型的演进,最终实现了规模更大、效果更好的模型。
自 2018 年以来,Google、OpenAI、Meta、百度、华为等公司和研究机构相继发布了包括 BERT、GPT 等在内的多种模型,并在几乎所有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都表现出色。
2019 年,大模型呈现爆发式的增长,特别是 2022 年 11 月 ChatGPT(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发布后,更是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GPT(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是一种大语言模型,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重要框架。第一个 GPT 于 2018 年由美国人工智能公司 OpenAI 推出。GPT 模型是基于 Transformer架构的人工神经网络,在未标记文本的大型数据集上进行预训练,能够生成新颖的类人内容。
大语言模型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涵盖机器翻译、摘要生成、对话系统、文本自动生成等诸多领域:
- 在机器翻译中,大语言模型可以根据源语言的输入生成符合目标语言习惯和语法规则的翻译结果;
- 在摘要生成中,大语言模型能够从长篇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生成简洁内容;
- 在对话系统中,大语言模型可以对用户的输入进行理解,并生成自然流畅的回复;
- 在文本自动生成中,大语言模型能够根据给定的主题或要求生成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的文本段落。
然而,大语言模型的使用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虽然大语言模型能够生成高度连贯和自然的文本,但没有自我意识和理解能力。因此,在应用大语言模型时需要注意对生成文本的审查和修改,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大语言模型的大规模训练数据集也使得其模型庞大而复杂,对计算资源要求较高,导致训练和部署成本相对较高。
大语言模型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早期的统计语言模型和基于规则的语言模型。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神经网络语言模型开始受到关注。大型语言模型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关键阶段:
- 早期的神经网络语言模型:早期的神经网络语言模型受限于计算资源和数据量,往往规模较小,效果有限;
- 迁移学习和预训练模型:随着迁移学习和预训练模型的兴起,研究者开始利用大规模语料库对语言模型进行预训练,为各种自然语言处理任务提供了更好的基础;
- GPT 系列模型:OpenAI 推出了一系列基于 Transformer 架构的大型语言模型,如 GPT、GPT-2 和 GPT-3,这些模型在自然语言生成和理解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 模型规模的不断扩大:随着计算资源的增加,研究者们开始尝试构建规模更大的语言模型,如 GPT-4.0,以进一步提升模型的性能和效果。
总之,大语言模型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统计模型到基于神经网络的模型,再到迁移学习和预训练模型的演进,最终实现了规模更大、效果更好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