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编程笔记

Kamailio是什么?

Kamailio 是一个开源的 SIP 服务器,主要用作 SIP 代理服务器、注册服务器等,而 FreeSWITCH 是一个典型的 SIP B2BUA,主要用于 VoIP 媒体相关的处理。

在学习 FreeSWITCH 以及 SIP 的过程中,经常有人问我:

SIP 消息中那么多头域和参数,都是干什么用的?有些头域我从来也没有用过,是否真正有用?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FreeSWITCH 只是一个应用场景,SIP 是面向运营商设计的协议,在实际的部署环境中比单纯的 FreeSWITCH 要复杂得多。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触到运营商的环境,不过,现在是开源主导的世界,通过学习 OpenSIPS 或 Kamailio,就可以更好地理解 SIP 了。

什么是Kamailio

Kamailio 主要处理 SIP,因此了解 SIP 对更快地学习 Kamailio 有很大帮助,而学好 Kamailio 又有助于进一步了解 SIP,两者相辅相成。

Kamailio 基于 GPLv2+ 开源协议发布,它可以支持每秒建立和释放成千上万次的呼叫(Call Attempt Per Second,CAPS),可用于构建大型的 VoIP 实时通信服务——音视频通信、状态呈现(Presence)、WebRTC、实时消息等;也可以构建易扩容的 SIP-to-PSTN 网关、IP-PBX 系统,以及连接 Asterisk、FreeSWITCH、SEMS 等。

Kamailio 具有如下特性:
Kamailio 从 2001 年开始开发,至今也有 20 余年的历史了。

Kamailio 的读法是 Kah-Mah-Illie-Oh,或简单一点,Ka-Ma-ili-o,或 Kama-ilio,谷歌翻译成“卡迈里奥”,但笔者觉得翻译成“卡马伊里奥”或简称“卡马”更为合适。

Kamailio 与 FreeSWITCH 配合使用最常用的场景是 Kamailio 作为注册服务器和呼叫负载均衡服务器(一般主备配置),FreeSWITCH 进行媒体相关的处理(如转码、放音、录音、呼叫排队等),如图1所示。


图1:Kamailio 与 FreeSWITCH 配合使用

简单总结一下,Kamailio 是一个:
相对而言,Kamailio 不是:
它有以下特性:
但它不做以下事情:

Kamailio 诞生背景

Kamailio 起源于一个研究项目——SER。

SER 项目的全称是 SIP Express Router,最早是由位于德国柏林的 FhG FOKUS 研究所开发的,并以 GPL 协议发布。核心研发人员有 Andrei Pelinescu-Onciul、Bogdan-Andrei Iancu、Daniel-Constantin Mierla、Jan Janak 以及 Jiri Kuthan。

2004 年 FhG FOKUS 在 SER 的基础上启动了一个新项目 IPtel(iptel. org),次年该项目的商业部分卖给了 Tekelec,核心开发团队中部分成员去了 iptel.org,而 Bogdan 和 Daniel 离开 FhG FOKUS 创建了一家新的公司 Voice-System,并开始维护开源版本的 SER——OpenSER。

后来,OpenSER 分出两个项目,一个是 Kamailio,另一个是 OpenSIPS。

再后来,Kamailio 与 OpenSER 项目合并,这使得 Kamailio 看起来更“正宗”一些。不管怎样,两者最初的代码都是一样的,但由于思路和方向不同,后来的版本差异就比较大了。

下面是 Kamailio 的发展简史。
Kamailio 简史如图2所示。

图2:Kamailio 简史

SIP 简介

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协议)是一个控制发起、修改和终结交互式多媒体会话的信令协议。它是由 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nternet 工程任务组)在 RFC 2543 中定义的。

SIP 最早发布于 1999 年 3 月,后来在 2002 年 6 月又发布了一个新的标准 RFC 3261。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相关的或是在 SIP 基础上扩展出来的 RFC,如关于 SDP 的 RFC 4566、关于会议的 RFC 4579 等。

关于 SIP,笔者找到对 Henning Schulzrinne 教授的一段采访。采访中他回忆了 SIP 协议的诞生过程。

我最开始对音频和视频编码产生兴趣,是因为我的硕士论文与此有关。那时候 PC 声卡还没有广泛用于真正的音频采集,所以我只能在一台 PDP-11/44 迷你计算机上使用 A/D 转换器对信息进行转换。

后来互联网和早期的 SUN 工作站(如SPARC)可以传输实时音视频了,我开始致力于开发和标准化用于在互联网上传输音视频的协议,如 RTP 和 SIP。移动设备的广泛使用造就了“无处不在的系统”,包括现在广为人知的 IoT。

我当时正在致力于一个被称为 DARTnet 的博士科研项目,这个项目可以在一个试验性的叠加网络中传输音频和视频,该网络当时使用了一个新的协议——ST-II(现在已弃用)。网络节点是早期可以实现网络路由器和叠加网络的 SPARC 工作站(来自SUN公司),这个系统需要配合相关工具和协议才能运行。

我开始积极投入到音视频的各种技术工作中——从创造传输语音和视频的协议到开发支持流畅播放的算法。当时 IETF 为了支持组播骨干网(一种早期可以向千百个观众传输音视频的技术),开始开发所需协议,我也参与其中。这些工作促成了 RTP 的开发工作。

RTP 最初是针对组播设计的,后来被用于大多数“基于标准”的音视频传输,而不只限于组播。随着这项工作不断成熟,包括我在内参与这项工作的很多人认为,需要更好的方法来启动音视频会话,SIP 因此诞生了。

当时没人在意我们这个小组的研究,因为“真正的”电信工程师们正在研究时分复用电路交换机,而 SIP 是基于 IP 交换的。这反而成了我们的优势,没有人来指手画脚,我们的研究进程也较快。随着有线和无线行业开始认识到需要转入 IP 网络,SIP 所需的底层协议标准实际上已经准备就绪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