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根文件系统简介(新手必看)
根文件系统是 Linux 系统启动时内核挂载的第一个文件系统,它为系统引导和运行提供必要的基础环境。
通常,根文件系统挂载在“/”目录,包含系统运行所需的关键文件和目录,如引导程序、共享库和内核模块等。
基于根文件系统,可以进一步挂载其他类型的文件系统,这些文件系统通过内核中的虚拟文件系统(VFS)进行统一管理。VFS 提供了对不同文件系统的抽象接口,并通过底层驱动与存储硬件交互,确保文件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系统资源的高效管理。
根文件系统的结构遵循 FHS 标准(文件系统层次结构标准),采用树形结构,保证系统文件和应用程序的有序管理。
以下是常见的嵌入式 Linux 系统根文件系统中的目录:
这些目录和文件共同确保了系统的顺利启动和稳定运行,并为系统的扩展和管理提供了标准化的结构和基础。
通常,根文件系统挂载在“/”目录,包含系统运行所需的关键文件和目录,如引导程序、共享库和内核模块等。
基于根文件系统,可以进一步挂载其他类型的文件系统,这些文件系统通过内核中的虚拟文件系统(VFS)进行统一管理。VFS 提供了对不同文件系统的抽象接口,并通过底层驱动与存储硬件交互,确保文件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系统资源的高效管理。
根文件系统的结构遵循 FHS 标准(文件系统层次结构标准),采用树形结构,保证系统文件和应用程序的有序管理。
以下是常见的嵌入式 Linux 系统根文件系统中的目录:
目录 | 作用说明 |
---|---|
/bin | 包含启动过程中所需的基本命令,系统启动后,普通用户也可以使用这些命令。 |
/sbin | 存放主要供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管理命令,普通用户通常无法直接访问。 |
/etc | 系统的配置文件目录,负责管理系统的核心配置。 |
/root | root 用户的主目录,仅供 root 用户访问。 |
/lib | 存放系统共享库文件,供运行中的程序使用,确保运行时所需的库可用。 |
/lib/modules | 存放可加载的内核模块,尤其是系统启动或恢复过程中所需的模块,如网络驱动或文件系统驱动。 |
/dev | 设备文件目录,包含与系统硬件交互所需的设备节点。 |
/tmp | 临时文件目录,供系统和程序在运行时存储临时数据文件。 |
/boot | 存放启动加载器(如 LILO、GRUB)和内核映像文件,负责系统的引导启动。 |
/mnt | 提供系统管理员临时挂载文件系统的挂载点,用于连接外部存储设备或其他文件系统。 |
/proc | 虚拟文件系统,用于显示当前系统进程和内核信息,动态生成内容,不存储于物理磁盘。 |
/usr | 存放用户应用程序及其库、文档和二进制文件。 |
/var | 用于存放动态变化的数据,如日志文件、缓存和临时文件等。 |
/home | 各用户的主目录,存放用户的个人文件和配置。 |
这些目录和文件共同确保了系统的顺利启动和稳定运行,并为系统的扩展和管理提供了标准化的结构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