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尘莫及的近义词(7个)
共找到 7 个望尘莫及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 望洋兴叹
- 高不可攀
- 遥不可及
- 鞭长莫及
- 力不从心
- 心有余而力不足
- 可望不可即
所有近义词释义
- 望洋兴叹 :比喻面对某种高远的目标或境界,自叹能力不足,无法企及,带有一种无奈的情感。
- 高不可攀 :形容某事物或目标非常高远,难以接近或实现,常用于形容地位、水平等差距悬殊。
- 遥不可及 :指某事物距离非常遥远,无法触及或实现,常用来形容目标或理想难以企及。
- 鞭长莫及 :比喻力量或能力有限,无法达到或影响到某个范围,带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 力不从心 :指心中有愿望或目标,但由于能力不足或条件限制而无法实现,常用来形容无奈的情绪。
- 心有余而力不足 :指内心有意愿去做某事,但实际能力或条件不够,无法完成,带有一种遗憾的情感。
- 可望不可即 :指某事物能够看到或想象到,但实际上无法触及或得到,常用来形容遥远的目标。
望尘莫及的详细解释
望尘莫及(wàng chén mò jí)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差距极大,远远追赶不上。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望着前面扬起的尘土却追赶不上,形象地描绘了落后者在追赶过程中力不从心的状态。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后汉书·赵壹传》,原文是望尘莫及,自愧不如。在古代,马车奔驰时会扬起尘土,后面的人如果只能看到尘土却追不上,就说明两者之间差距悬殊。现在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能力、成就等方面的巨大差距。
使用望尘莫及时,通常带有自谦或敬佩的意味。比如在夸赞他人的成就时可以说:您的专业造诣让我望尘莫及。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成语本身就包含了差距很大的意思,使用时不必再加非常、极其等程度副词。
望尘莫及的出处
- 范晔《后汉书》:窦宪率军出塞,威震匈奴,诸将皆望尘莫及,其勇猛之势,天下无敌,匈奴闻风丧胆,远遁漠北,不敢复犯边境。
- 房玄龄等《晋书》:王羲之书艺超绝,笔法飘逸,后世学书者虽竭力模仿,亦望尘莫及,其《兰亭序》尤为千古绝唱,令人叹服。
- 司马光《资治通鉴》:诸葛亮智谋无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蜀中将士皆服其能,后人论及智略,多以望尘莫及形容其高深莫测。
- 刘昫等《旧唐书》:李白诗才横溢,浪漫奔放,作诗如天马行空,后世诗人虽有才华,却往往望尘莫及,其《将进酒》一篇,尤显豪情万丈。
- 脱脱等《宋史》:苏轼文采斐然,文章雄辩,诗词书画无不精通,当世文人多以望尘莫及叹之,其赤壁赋一文,千古流传,令人拜服。
望尘莫及的例句
- 他的技术水平如此之高,我们只能望尘莫及,根本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 在学术研究领域,她取得的成就让我们感到望尘莫及。
- 那座山峰高耸入云,我的体力完全无法攀登,真是望尘莫及。
- 他在比赛中展现出的速度和技巧,让所有对手都觉得望尘莫及。
- 面对他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深厚学识,我只能自叹望尘莫及,还需要不断努力学习。
- 公司新推出的产品在市场上大获成功,竞争对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感到望尘莫及。
- 她的艺术作品充满了创意和灵感,让许多同行艺术家都觉得望尘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