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蹒跚的近义词(19个)

共找到 19 个蹒跚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踉跄([liàng qiàng]):形容走路不稳,脚步歪斜,摇摇晃晃的样子,常用于形容人因疲惫或受伤而行走困难。
  2. 踟蹰([chí chú]):形容走路时犹豫不决,步伐缓慢,带有迟疑或徘徊的状态。
  3. 蹀躞([dié xiè]):形容小步行走或步伐不稳,常带有一种小心翼翼或不安的感觉。
  4. 趔趄([liè qiè]):形容走路时身体倾斜,脚步不稳,像是差点摔倒的样子。
  5. 蹒跹([pán xiān]):形容走路时步伐轻盈但略显不稳,有时也指舞姿摇曳。
  6. 踯躅([zhí zhú]):形容走路时徘徊不前,步伐迟缓,常带有犹豫或不安的情绪。
  7. 跄踉([qiàng liàng]):形容走路时脚步不稳,身体摇晃,像是随时可能跌倒。
  8. 蹒蹀([pán dié]):形容步伐缓慢且不平稳,常用于描述行走时的艰难状态。
  9. 踉踉([liàng liàng]):形容走路时脚步不稳,身体摇晃,显得非常吃力。
  10. 趑趄([zī jū]):形容走路时犹豫不前,步伐迟缓,带有不敢迈步的意思。
  11. 跛跛([bǒ bǒ]):形容因腿脚不便而走路一瘸一拐,步伐不平稳。
  12. 跚跚([shān shān]):形容走路缓慢且不稳,常用于描述年老或体弱者的行走状态。
  13. 踉蹡([liàng qiāng]):形容走路时脚步不稳,身体摇摆,显得吃力或狼狈。
  14. 踬踣([zhì bó]):形容走路时绊倒或跌跤,步伐不稳甚至摔倒。
  15. 蹒跼([pán jú]):形容走路时步伐局促且不稳,常带有艰难或拘谨的感觉。
  16. 跛踬([bǒ zhì]):形容走路一瘸一拐且容易绊倒,步伐非常不平稳。
  17. 踉跄而行([liàng qiàng ér xíng]):形容行走时脚步不稳,身体摇晃,显得十分吃力或狼狈。
  18. 步履维艰([bù lǚ wéi jiān]):形容行走非常困难,步伐沉重,常用于描述处境艰难或身体虚弱。
  19. 步履蹒跛([bù lǚ pán bǒ]):形容走路时一瘸一拐,步伐不稳,常指因伤病或年老导致的行走困难。

蹒跚的详细解释

蹒跚(pán shān)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或动物走路时摇摇晃晃、不稳当的样子。这个词语通常带有一种缓慢、吃力的意味,暗示行走者可能因为年老、伤病或负重等原因而行动不便。

 

从字形来看,蹒跚的偏旁都与足部相关,生动地体现了与行走状态的联系。这个词语在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用来描绘老人、孩童或受伤者的步态,能够营造出强烈的画面感和情感共鸣。

 

使用蹒跚时,往往带有一定的同情或怜惜色彩。比如描写一位老人蹒跚着穿过马路,不仅能表现其行动不便,还能引发读者对老年群体的关注。这个词语的运用,使得描述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需要注意的是,蹒跚与踉跄、趔趄等词语虽然都表示行走不稳,但蹒跚更强调缓慢而持续的不稳状态,而后两者则偏向于突然的、短暂的不稳动作。

蹒跚的出处

蹒跚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