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寒噤的近义词(30个)

共找到 30 个寒噤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战栗([zhàn lì]):因恐惧或寒冷而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形容一种紧张或害怕的状态。
  2. 颤抖([chàn dǒu]):身体因寒冷、恐惧或激动而轻微地抖动,常用来描述生理或心理上的反应。
  3. 哆嗦([duō suo]):因冷或害怕而身体不由自主地抖动,多用于口语表达,带有轻微的随意感。
  4. 抖颤([dǒu chàn]):因外界刺激如低温或情绪波动而身体抖动,常用于描述细微的动作。
  5. 颤栗([chàn lì]):因恐惧、寒冷或强烈情绪而身体微微发抖,常带有紧张或不安的含义。
  6. 发抖([fā dǒu]):身体因各种原因如低温或情绪激动而抖动,是一种常见的生理反应。
  7. 抖动([dǒu dòng]):身体或物体因外力或内在原因而轻微晃动,常用于描述不自主的动作。
  8. 颤动([chàn dòng]):身体或物体轻微地抖动,常因情绪或环境因素引起,带有细微的动态感。
  9. 打颤([dǎ chàn]):因寒冷或恐惧而身体不由自主地抖动,多用于口语化的表达。
  10. 发颤([fā chàn]):身体因外界刺激或内心情绪而轻微抖动,常用来形容细微的反应。
  11. 抖擞([dǒu sǒu]):身体轻微抖动,有时也指振作精神,但常用于描述因冷或紧张引起的动作。
  12. 颤巍([chàn wēi]):身体因恐惧或寒冷而微微抖动,常用于形容不安或虚弱的状态。
  13. 抖瑟([dǒu sè]):因寒冷或害怕而身体抖动,带有一种瑟缩或不安的感觉。
  14. 颤悠([chàn yōu]):身体轻微地抖动或晃动,常用于描述因寒冷或情绪引起的细微动作。
  15. 瑟缩([sè suō]):因寒冷或恐惧而身体蜷缩并轻微抖动,常用来形容畏惧或不适的状态。
  16. 抖缩([dǒu suō]):身体因寒冷或紧张而抖动并缩成一团,常用于描述畏缩的状态。
  17. 颤抖([chàn dǒu]):因情绪或环境因素而身体轻微抖动,常带有不安或紧张的情绪。
  18. 发瑟([fā sè]):身体因寒冷或恐惧而微微抖动,带有一种瑟缩不安的感觉。
  19. 抖战([dǒu zhàn]):身体因恐惧或寒冷而剧烈抖动,常用来形容强烈的生理反应。
  20. 颤战([chàn zhàn]):因强烈的情绪或低温而身体抖动,常用于描述紧张或不安的状态。
  21. 抖抖([dǒu dǒu]):身体轻微地抖动,多用于口语,常描述因寒冷或紧张引起的动作。
  22. 颤颤([chàn chàn]):身体微微地抖动,常用来形容因寒冷或情绪波动引起的细微反应。
  23. 战抖([zhàn dǒu]):因恐惧或寒冷而身体抖动,常带有紧张或不安的情绪色彩。
  24. 战战([zhàn zhàn]):身体因恐惧或寒冷而微微抖动,常用来形容不安或害怕的状态。
  25. 瑟瑟([sè sè]):因寒冷或恐惧而身体抖动,常带有一种畏缩或不安的感觉。
  26. 抖颤颤([dǒu chàn chàn]):身体因寒冷或情绪而持续轻微抖动,常用于加强语气的描述。
  27. 战栗不止([zhàn lì bù zhǐ]):因恐惧或寒冷而身体持续抖动,无法停止,形容极度紧张或不适。
  28. 瑟瑟发抖([sè sè fā dǒu]):因寒冷或恐惧而身体不停地抖动,常用来形容非常害怕或不适的状态。
  29. 战战兢兢([zhàn zhàn jīng jīng]):因恐惧或紧张而身体微微抖动,常用来形容小心翼翼或极度不安的状态。
  30. 胆战心惊([dǎn zhàn xīn jīng]):因极度恐惧而内心不安,身体也可能随之抖动,形容非常害怕的情绪。

寒噤的详细解释

寒噤(hán jìn)指因寒冷或恐惧而身体突然颤抖的现象。这种不由自主的生理反应通常表现为短暂的肌肉收缩,往往伴随着皮肤起鸡皮疙瘩的感觉。

 

从生理学角度看,寒噤是人体对温度骤降的自然防御机制。当体表温度突然降低时,神经系统会通过颤抖产生热量,维持核心体温。这种现象在冬季尤为常见,特别是从温暖环境突然进入寒冷环境时。

 

心理因素也会引发寒噤。听到恐怖故事、看到惊悚画面或经历极度紧张时,人体会分泌肾上腺素,导致类似寒冷引发的颤抖反应。文学作品中常用寒噤来表现角色内心的恐惧或不安。

 

值得注意的是,频繁出现不明原因的寒噤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征兆,比如疟疾发作时的寒战就表现为剧烈的寒噤。若伴随高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寒噤的出处

寒噤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