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堂而皇之的反义词(25个)

共找到 25 个堂而皇之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偷偷摸摸([tōu tōu mō mō]):形容行为隐秘、小心翼翼,不敢公开或正大光明地进行某事。
  2. 鬼鬼祟祟([guǐ guǐ suì suì]):形容行动诡秘、遮遮掩掩,令人感到可疑或不安。
  3. 遮遮掩掩([zhē zhē yǎn yǎn]):指做事或说话不坦率,试图隐藏真实意图或情况。
  4. 偷偷藏藏([tōu tōu cáng cáng]):形容行为隐蔽,不愿让人发现自己的行动或意图。
  5. 躲躲藏藏([duǒ duǒ cáng cáng]):指故意隐藏自己,不愿公开露面或让人知道自己的行踪。
  6. 藏头露尾([cáng tóu lù wěi]):比喻做事不彻底,欲盖弥彰,部分隐藏部分暴露。
  7. 扭扭捏捏([niǔ niǔ niē niē]):形容态度不自然、不坦荡,显得拘谨或不直率。
  8. 鬼头鬼脑([guǐ tóu guǐ nǎo]):形容人行为诡异,鬼鬼祟祟,让人觉得不踏实。
  9. 偷偷溜溜([tōu tōu liū liū]):形容行动隐秘,低调行事,不敢公开张扬。
  10. 畏畏缩缩([wèi wèi suō suō]):形容人胆小怕事,行为拘谨,不敢大胆表现自己。
  11. 猥猥琐琐([wěi wěi suǒ suǒ]):形容人或行为显得卑微、小气,缺乏大气或坦荡。
  12. 支支吾吾([zhī zhī wú wú]):指说话含糊不清,不直截了当,显得有所隐瞒。
  13. 吞吞吐吐([tūn tūn tǔ tǔ]):形容说话不爽快,欲言又止,显得犹豫或隐瞒。
  14. 遮遮盖盖([zhē zhē gài gài]):指故意隐藏真相或实情,不愿让人了解全部情况。
  15. 偷偷掩掩([tōu tōu yǎn yǎn]):形容行为隐秘,尽量不让人察觉自己的举动。
  16. 躲躲闪闪([duǒ duǒ shǎn shǎn]):指行为闪烁不定,似有隐情,不敢直面或坦然应对。
  17. 畏首畏尾([wèi shǒu wèi wěi]):形容做事胆小谨慎,顾虑过多,不敢放开手脚。
  18. 小心翼翼([xiǎo xīn yì yì]):形容做事非常小心谨慎,生怕出错或被人发现。
  19. 缩手缩脚([suō shǒu suō jiǎo]):比喻做事拘谨,不敢大胆行动,显得畏缩。
  20. 瞻前顾后([zhān qián gù hòu]):形容做事犹豫不决,顾虑重重,不够果断直接。
  21. 低眉顺眼([dī méi shùn yǎn]):形容态度卑微顺从,缺乏自信或直面挑战的勇气。
  22. 战战兢兢([zhàn zhàn jīng jīng]):形容因害怕或谨慎而小心翼翼,不敢放开手脚。
  23. 如履薄冰([rú lǚ bó bīng]):比喻处事极为小心谨慎,生怕出错或惹麻烦。
  24. 小心谨慎([xiǎo xīn jǐn shèn]):形容做事非常小心,处处提防,不敢大胆张扬。
  25. 藏藏掖掖([cáng cáng yē yē]):指故意隐藏,不愿让人知道真实情况或意图。

堂而皇之的详细解释

堂而皇之(táng ér huáng zhī)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某种行为或事物表面上看起来非常正当、光明正大,但实际上可能带有虚伪或做作的成分。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建筑中的堂而皇之,堂指正厅,皇指高大,合起来形容建筑宏伟庄严。后来引申为形容人的言行举止显得冠冕堂皇,但可能暗藏其他目的。

 

使用堂而皇之时,通常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比如某人打着正义的旗号谋取私利,就可以说他是堂而皇之地做着不光彩的事。这个成语生动地描绘了表面光鲜与实质不符的矛盾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堂而皇之的行为往往能迷惑他人,因为其外表确实显得合理合法。这提醒我们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表面的冠冕堂皇所蒙蔽。

堂而皇之的出处

堂而皇之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