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狂妄的反义词(52个)

共找到 52 个狂妄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谦虚([qiān xū]):指态度温和,不自大,愿意接受他人的意见或批评,表现出低调和尊重他人的品质。
  2. 谦逊([qiān xùn]):形容为人低调,不张扬,态度温和且不以自我为中心,体现出一种内敛的美德。
  3. 谦卑([qiān bēi]):指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不高估自己,愿意放下身段,尊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4. 谦和([qiān hé]):形容性情温和,待人友善,不以高高在上的姿态示人,给人以亲切感。
  5. 低调([dī diào]):指不张扬,不炫耀,保持一种内敛和不引人注目的行事风格。
  6. 内敛([nèi liǎn]):形容性格或行为不外露,不张扬,倾向于隐藏自己的情感或能力。
  7. 谨慎([jǐn shèn]):指做事小心翼翼,不轻易表现出过分的自信或冒失,注重稳重。
  8. 稳重([wěn zhòng]):形容人做事或言行沉稳,不轻浮,展现出一种可靠和冷静的特质。
  9. 自谦([zì qiān]):指自己主动表示谦逊,不自夸,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或局限。
  10. 恭谨([gōng jǐn]):形容态度恭敬且谨慎,表现出对他人或事物的尊重和小心翼翼。
  11. 温和([wēn hé]):指性情或态度柔和,不急躁也不强势,给人以平和舒适的感觉。
  12. 礼貌([lǐ mào]):指言行得体,尊重他人,表现出良好的修养和对他人的关怀。
  13. 收敛([shōu liǎn]):指在言行上有所克制,不张扬,不显露过多的锋芒或情绪。
  14. 克制([kè zhì]):指在情绪或行为上自我约束,不放纵,不表现出过度的自信或冲动。
  15. 自制([zì zhì]):指能够控制自己的言行和欲望,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轻易冲动。
  16. 虚心([xū xīn]):指不自满,愿意学习和接受他人的意见,保持开放的态度。
  17. 平和([píng hé]):形容情绪或态度平稳,不极端,也不表现出过分的张扬或激动。
  18. 沉稳([chén wěn]):指言行稳重,不浮躁,展现出一种从容和可靠的气质。
  19. 端庄([duān zhuāng]):形容举止得体,行为规矩,不轻浮,给人以庄重感。
  20. 肃穆([sù mù]):指态度严肃、庄重,不轻率,表现出一种敬畏或认真的神态。
  21. 恭顺([gōng shùn]):形容态度顺从且恭敬,不顶撞,不表现出过分的主张或强势。
  22. 和蔼([hé ǎi]):指性情温和,待人亲切,不给人以压迫感或距离感。
  23. 温顺([wēn shùn]):形容性格柔和,顺从,不固执己见,容易与人相处。
  24. 柔和([róu hé]):指语气、态度或性格温和,不尖锐,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25. 顺从([shùn cóng]):指愿意听从他人意见或安排,不坚持己见,表现出配合的态度。
  26. 自省([zì xǐng]):指自我反省,检讨自己的不足,不盲目自信,保持清醒的自我认知。
  27. 自抑([zì yì]):指自我抑制,不放纵自己的情绪或行为,保持一种内心的平衡。
  28. 谦让([qiān ràng]):指在利益或荣誉面前主动退让,不争抢,体现出一种宽容的心态。
  29. 恭敬([gōng jìng]):指对人或事物表现出尊重和礼貌,不轻慢,态度端正。
  30. 敬畏([jìng wèi]):指对某些事物或人怀有敬重和畏惧之心,不敢轻率或随意。
  31. 谦恭([qiān gōng]):形容态度谦虚且恭敬,不自高自大,愿意尊重他人。
  32. 温文([wēn wén]):指言行温和、文雅,不粗鲁,展现出良好的修养。
  33. 和顺([hé shùn]):形容性情温和且顺从,不与人争执,容易相处。
  34. 谦退([qiān tuì]):指在名利或地位上主动退让,不争抢,表现出一种无欲无求的态度。
  35. 自敛([zì liǎn]):指自我约束,不张扬自己的能力或情感,保持低调。
  36. 安分([ān fèn]):指安于现状,不越界,不表现出过分的欲望或不切实际的想法。
  37. 守拙([shǒu zhuō]):指不显露自己的才华或能力,保持一种朴实无华的状态。
  38. 自守([zì shǒu]):指自我约束,坚守本分,不越界,不表现出过分的张扬。
  39. 自重([zì zhòng]):指重视自己的言行,保持端正的态度,不轻浮或随意。
  40. 自持([zì chí]):指能够控制自己,不放纵,保持冷静和稳重的态度。
  41. 自控([zì kòng]):指在情绪或行为上自我控制,不轻易受外界影响,保持理智。
  42. 自检([zì jiǎn]):指自我检查,反思自己的行为或不足,保持一种自省的心态。
  43. 自戒([zì jiè]):指自我警戒,提醒自己不要犯错,保持谨慎和清醒。
  44. 自警([zì jǐng]):指自我警示,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言行,不偏离正轨。
  45. 谦谨([qiān jǐn]):形容为人谦虚且谨慎,不自夸,言行小心翼翼。
  46. 谦厚([qiān hòu]):指性情谦虚且宽厚,不计较得失,待人宽容大度。
  47. 谦抑([qiān yì]):指在态度上谦虚且克制,不显露锋芒,保持低调。
  48. 温良([wēn liáng]):形容性情温和且善良,不强势,给人以亲切和安心的感觉。
  49. 恭谦([gōng qiān]):指态度恭敬且谦虚,不自高自大,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
  50. 自谦自抑([zì qiān zì yì]):指既谦虚又自我克制,不张扬自己的优点,保持低调和内敛。
  51. 不骄不躁([bù jiāo bù zào]):指不骄傲也不急躁,保持一种平和和稳重的心理状态。
  52. 虚怀若谷([xū huái ruò gǔ]):形容胸怀宽广,谦虚如山谷般深广,愿意接纳他人的意见和批评。

狂妄的详细解释

狂妄(kuáng wàng)指一个人过分自信、目中无人的态度。这种态度往往表现为对自身能力或地位的夸大认知,轻视他人意见,甚至带有挑衅意味。

 

具有狂妄特质的人常常表现出不切实际的优越感。他们可能无视客观事实,固执己见,拒绝接受批评或建议。这种性格特征容易引发人际冲突,阻碍个人成长。

 

需要注意的是,狂妄与自信存在本质区别。适度的自信是积极品质,而狂妄则走向极端,变成一种负面特质。在文学作品中,狂妄常被用来塑造反派人物的性格特征。

 

社会交往中,狂妄的态度往往不受欢迎。它会破坏团队合作,影响人际关系。克服狂妄需要保持谦逊态度,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客观评估自身能力。

狂妄的出处

狂妄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