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虚伪的近义词(58个)

共找到 58 个虚伪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虚假([xū jiǎ]):指不真实,带有欺骗性,表面上看起来像真的一样,但实质并非如此。
  2. 伪善([wěi shàn]):表面上装作善良、正直,实际内心并非如此,常用来形容言行不一。
  3. 做作([zuò zuo]):指行为或态度不自然,刻意装腔作势,给人以不真诚的感觉。
  4. 矫情([jiǎo qíng]):形容态度或言行不自然,故意表现出不符合真实情感的状态。
  5. 伪装([wěi zhuāng]):指隐藏真实面目,用假象来掩盖本来的意图或本质。
  6. 造作([zào zuo]):指行为或语言显得不自然,刻意为之,缺乏真诚感。
  7. 虚浮([xū fú]):形容言行或态度不踏实,表面上看起来有内容,实则空洞。
  8. 浮夸([fú kuā]):指言辞或行为夸张、不切实际,给人以不真实的感觉。
  9. 虚饰([xū shì]):指用虚假的外表或言辞来掩饰真实情况,带有欺骗性质。
  10. 矫饰([jiǎo shì]):指故意用不真实的态度或行为来掩盖本来的面目。
  11. 虚情([xū qíng]):指表面的感情,不真挚,缺乏真心实意。
  12. 假意([jiǎ yì]):指表面上的好意或情感,实际上并非出自内心。
  13. 伪劣([wěi liè]):指品质低劣或不真实,常用来形容冒充或欺骗的行为。
  14. 虚诈([xū zhà]):指用不真实的方式或手段进行欺骗,带有狡猾的意味。
  15. 佯装([yáng zhuāng]):指故意装出某种态度或行为,以掩盖真实意图。
  16. 装腔([zhuāng qiāng]):指故意摆出某种姿态或口气,显得不自然、不真诚。
  17. 作态([zuò tài]):指故意表现出某种姿态或神情,带有不真实的成分。
  18. 假装([jiǎ zhuāng]):指表面上装出某种样子,实际并非如此,常用来掩盖真相。
  19. 掩饰([yǎn shì]):指用言辞或行为来遮盖真实的情况或情感。
  20. 粉饰([fěn shì]):指用好听的话或表面行为来美化或遮盖不好的事实。
  21. 虚张([xū zhāng]):指表面上夸大或故作声势,实际并无真实内容。
  22. 假托([jiǎ tuō]):指借用某种名义或理由来掩盖真实目的。
  23. 装模([zhuāng mó]):指装出某种样子或姿态,带有不真实的成分。
  24. 虚套([xū tào]):指表面上的客套或形式,缺乏真心实意。
  25. 虚言([xū yán]):指不真实的话语,常用来掩盖事实或欺骗他人。
  26. 假话([jiǎ huà]):指不真实、不符合事实的言语。
  27. 虚文([xū wén]):指表面上的礼节或形式化的言辞,缺乏实际意义。
  28. 伪态([wěi tài]):指不真实的态度或表现,常用来掩饰内心真实想法。
  29. 虚应([xū yìng]):指表面上敷衍或应付,缺乏真诚的态度。
  30. 假正([jiǎ zhèng]):指表面上装出正直或严肃的样子,实则不然。
  31. 虚夸([xū kuā]):指言辞或行为夸张,不符合实际情况。
  32. 伪饰([wěi shì]):指用不真实的外表或言辞来掩盖本来的面目。
  33. 假仁([jiǎ rén]):指表面上装出仁慈或善良的样子,实则并非真心。
  34. 虚礼([xū lǐ]):指表面上的礼节或形式,缺乏真诚的内涵。
  35. 假义([jiǎ yì]):指表面上表现出道义或正义,实则并非出自真心。
  36. 装假([zhuāng jiǎ]):指故意装出不真实的样子或行为,用来迷惑他人。
  37. 伪情([wěi qíng]):指表面的感情或关怀,实际上并非真挚。
  38. 虚名([xū míng]):指表面上的名声或称号,实际并无真实价值。
  39. 假象([jiǎ xiàng]):指表面上看起来像真的一样,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的现象。
  40. 虚实([xū shí]):指表面与实际不符,常用来形容真假混杂的状态。
  41. 伪言([wěi yán]):指不真实的话语,常用来掩盖事实或欺骗。
  42. 假面([jiǎ miàn]):指用虚假的外表或态度来掩盖真实面目。
  43. 装佯([zhuāng yáng]):指故意装出某种样子或行为,带有欺骗性。
  44. 矫揉([jiǎo róu]):指态度或行为不自然,故意装出某种姿态。
  45. 虚晃([xū huǎng]):指表面上做出某种动作或姿态,实则并无实际意义。
  46. 假冒([jiǎ mào]):指冒充或伪造,用不真实的方式欺骗他人。
  47. 装扮([zhuāng bàn]):指用外表或行为装出某种形象,带有不真实性。
  48. 虚构([xū gòu]):指凭空捏造或编造不真实的内容。
  49. 伪作([wěi zuò]):指故意制造或编造不真实的事物或内容。
  50. 装虚([zhuāng xū]):指故意装出空洞或不真实的样子,用以迷惑他人。
  51. 伪诈([wěi zhà]):指用不真实的手段或言辞进行欺骗,带有狡猾性。
  52. 虚伪性([xū wěi xìng]):指某种行为或态度的不真实本质,常用来描述表里不一。
  53. 装腔作势([zhuāng qiāng zuò shì]):指故意摆出某种姿态或口气,显得不自然、不真诚。
  54. 虚情假意([xū qíng jiǎ yì]):指表面上的感情或好意,实际上并非出自真心。
  55. 矫揉造作([jiǎo róu zào zuò]):指态度或行为极不自然,故意装出某种姿态。
  56. 故作姿态([gù zuò zī tài]):指故意摆出某种态度或样子,缺乏真诚。
  57. 虚张声势([xū zhāng shēng shì]):指表面上夸大或故作声势,实际并无真实实力。
  58. 假仁假义([jiǎ rén jiǎ yì]):指表面上装出仁慈或道义的样子,实则并非真心。

虚伪的详细解释

虚伪(xū wěi)指表里不一、刻意掩饰真实想法的行为表现。这种特质往往体现在言行与内心想法存在明显差异,通过伪装来达到某种目的或维持表面和谐。

 

具有虚伪特质的人,常常在公众场合展示出与私下截然不同的面貌。他们可能用夸张的赞美博取好感,却在背后贬低他人;或是表面赞同某种观点,内心却持完全相反的态度。

 

社会普遍对虚伪持负面评价,因为它破坏了人际信任的基础。当人们发现某人的言行存在明显矛盾时,往往会感到被欺骗或冒犯,进而产生疏远感。

 

需要注意的是,虚伪与必要的社交礼仪存在区别。后者是维持社会运转的润滑剂,而前者则是带有欺骗性质的刻意伪装。辨别两者的关键在于行为动机是否包含恶意或功利性目的。

虚伪的出处

虚伪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