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相提并论的近义词(39个)

共找到 39 个相提并论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同日而语([tóng rì ér yǔ]):指将两件事物放在同等地位进行讨论或比较,强调它们具有相似的重要性或价值。
  2. 等量齐观([děng liàng qí guān]):指对不同的事物以同等的标准看待,不分高下,强调一视同仁的态度。
  3. 相提并称([xiāng tí bìng chēng]):指将两个或多个对象放在同等地位上共同提及,常用于形容具有相似特点或价值的事物。
  4. 不分伯仲([bù fēn bó zhòng]):形容两个事物或人在水平、能力等方面难分高下,几乎处于同等地位。
  5. 平分秋色([píng fēn qiū sè]):比喻双方在某方面势均力敌,各有千秋,难分优劣。
  6. 不相上下([bù xiāng shàng xià]):指两个事物或人在水平、质量等方面相差不多,难以分出高低。
  7. 难分轩轾([nán fēn xuān zhì]):形容两件事物或人在价值、地位上难以区分高下,强调相当或接近。
  8. 齐头并进([qí tóu bìng jìn]):指多个事物或人在发展或进步中保持同等速度或水平,共同前行。
  9. 势均力敌([shì jūn lì dí]):形容双方力量相当,难分胜负,常用于竞争或比较的场景。
  10. 并驾齐驱([bìng jià qí qū]):比喻两个或多个对象在某方面保持同等水平,齐头并进,不分先后。
  11. 不相伯仲([bù xiāng bó zhòng]):指两件事物或人在水平或价值上相差不多,难以分出高下。
  12. 半斤八两([bàn jīn bā liǎng]):比喻两个事物或人在水平或价值上几乎相同,难分好坏,常用于口语。
  13. 旗鼓相当([qí gǔ xiāng dāng]):形容双方在实力、水平等方面不相上下,势均力敌。
  14. 各有千秋([gè yǒu qiān qiū]):指不同事物各有其优点或特色,难以简单比较高下。
  15. 并行不悖([bìng xíng bù bèi]):指两件事物或观点虽然不同,但可以同时存在或发展,互不冲突。
  16. 不分高下([bù fēn gāo xià]):指两件事物或人在水平、价值等方面难以区分优劣,几乎相当。
  17. 不分胜负([bù fēn shèng fù]):形容双方在竞争或比较中难分出谁优谁劣,水平接近。
  18. 相差无几([xiāng chà wú jǐ]):指两件事物在某些方面差别很小,几乎可以视为同等。
  19. 相去不远([xiāng qù bù yuǎn]):指两件事物或人在水平、地位等方面差距不大,接近相当。
  20. 不相颉颃([bù xiāng jié háng]):形容双方在实力或水平上难分高低,彼此相当,常用于较正式场合。
  21. 相仿无几([xiāng fǎng wú jǐ]):指两件事物在某些特性上非常相似,差别微乎其微。
  22. 大体相当([dà tǐ xiāng dāng]):指两件事物在总体上水平或价值接近,差别不大。
  23. 并列齐名([bìng liè qí míng]):指两个或多个对象在名声或地位上处于同等水平,共同被认可。
  24. 相得益彰([xiāng dé yì zhāng]):指两件事物或人相互配合或比较时,各显优势,彼此增色。
  25. 伯仲之间([bó zhòng zhī jiān]):形容两件事物或人在水平上难分高下,几乎处于同等地位。
  26. 不相上下([bù xiāng shàng xià]):指两件事物在质量或水平上相差不多,难以分出优劣。
  27. 比肩而立([bǐ jiān ér lì]):比喻两件事物或人在地位、水平上相当,可以并列而立。
  28. 分庭抗礼([fēn tíng kàng lǐ]):形容双方在地位或实力上相当,彼此对等,不相上下。
  29. 不相悬殊([bù xiāng xuán shū]):指两件事物在水平或价值上差距不大,基本处于同等地位。
  30. 相形见绌([xiāng xíng jiàn chù]):指通过对比发现某一方稍显逊色,但整体差距不大,仍可一较高下。
  31. 相辅相成([xiāng fǔ xiāng chéng]):指两件事物相互补充,彼此促进,虽然有差异但可以共同发展。
  32. 难分优劣([nán fēn yōu liè]):指两件事物在质量或价值上难以区分好坏,水平相当。
  33. 大同小异([dà tóng xiǎo yì]):指两件事物虽然有些细微差别,但总体上非常相似,可以视为同等。
  34. 相近无几([xiāng jìn wú jǐ]):指两件事物在某些方面非常接近,几乎没有明显差别。
  35. 相类无多([xiāng lèi wú duō]):指两件事物在性质或特点上非常相似,差别极小。
  36. 相若无异([xiāng ruò wú yì]):指两件事物在水平或特点上几乎没有差异,可以视为相当。
  37. 几乎一致([jī hū yī zhì]):指两件事物在某些方面非常接近,基本可以看作是同等的。
  38. 大致相同([dà zhì xiāng tóng]):指两件事物在主要方面差别不大,总体水平或价值接近。
  39. 相等无别([xiāng děng wú bié]):指两件事物在地位或水平上几乎没有区别,可以视为同等。

相提并论的详细解释

相提并论(xiāng tí bìng lùn)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指把不同的人或事物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这个成语通常带有比较的意味,暗示被比较的对象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不宜等同看待。

 

使用相提并论时,往往强调比较对象之间的不对等性。比如在评价两个人的成就时,如果说这两个人不能相提并论,就意味着他们的成就有明显差距,不适合放在一起比较。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原文是将李广和程不识两位将军相提并论,后逐渐演变为现在的用法。在日常交流中,相提并论多用于否定句式,表示不赞同将某些事物等同看待。

 

需要注意的是,相提并论与混为一谈有所不同。前者侧重比较,后者侧重混淆。在使用时要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相提并论的出处

相提并论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