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依稀的近义词(18个)

共找到 18 个依稀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仿佛([fǎng fú]):形容事物或情景似曾相识,隐约有某种感觉或印象,常用于回忆或模糊的感知中。
  2. 隐约([yǐn yuē]):指事物或声音不太清晰,若有若无,给人一种模糊不清的印象。
  3. 朦胧([méng lóng]):形容景象或记忆模糊不清,像隔着一层纱,看不真切。
  4. 模糊([mó hú]):指视觉或记忆中的事物不清晰,轮廓或细节难以辨认。
  5. 隐隐([yǐn yǐn]):形容某种感觉或迹象若隐若现,不十分明显,常用于描述微弱的感知。
  6. 渺茫([miǎo máng]):指事物遥远或不清晰,难以捉摸,常用于形容希望或记忆的模糊状态。
  7. 迷蒙([mí méng]):形容景象或感觉模糊不清,像被薄雾笼罩,难以看透。
  8. 恍惚([huǎng hū]):指神志或记忆不清,似真似幻,常用在描述不确定的状态。
  9. 隐隐约约([yǐn yǐn yuē yuē]):形容事物或声音非常模糊,若有若无,难以完全感知。
  10. 若隐若现([ruò yǐn ruò xiàn]):形容事物时隐时现,不够清晰,像是隐约可见又难以确认。
  11. 模模糊糊([mó mó hú hú]):指事物或印象非常不清晰,细节难以辨识,常用于口语表达。
  12. 朦朦胧胧([méng méng lóng lóng]):形容景象或感觉模糊不清,像是隔着一层雾气,无法看清全貌。
  13. 影影绰绰([yǐng yǐng chuò chuò]):形容人或物的影子模糊不清,轮廓隐约可见,但不真切。
  14. 迷迷糊糊([mí mí hú hú]):指意识或记忆不清醒,像是处于半梦半醒的状态,缺乏清晰感。
  15. 似是而非([sì shì ér fēi]):形容事物看似正确或熟悉,但实际上并不确定,有种模糊的错觉。
  16. 飘渺不定([piāo miǎo bù dìng]):指事物虚无缥缈,难以捉摸,像是浮在空中无法确定。
  17. 若有若无([ruò yǒu ruò wú]):形容某种感觉或迹象非常微弱,似有似无,难以确认。
  18. 似曾相识([sì céng xiāng shí]):指对某人或某事有种熟悉的感觉,但又不确定是否真的经历过。

依稀的详细解释

依稀(yī xī)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汉语词汇,用来形容某种模糊不清、若隐若现的状态或感觉。这种模糊感既可能是视觉上的朦胧,也可能是记忆中的片段,或是听觉上的微弱声响。

 

当我们说依稀记得某事时,意味着记忆已经不太清晰,只剩下零星的片段。比如童年往事在脑海中只留下依稀的印象,细节已经难以辨认。

 

在描写景物时,依稀常用来表现朦胧的美感。晨雾中依稀可见的远山,月光下依稀可辨的小径,都营造出一种若即若离的意境。

 

这个词语带有淡淡的怀旧色彩,往往暗示着某种正在消逝或已经远去的事物。它既表达了能够感知的状态,又强调了这种感知的不确定性,在文学作品中尤其常见。

依稀的出处

依稀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