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镇定的反义词(31个)

共找到 31 个镇定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慌张([huāng zhāng]):形容人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表现出不安和急躁的情绪,无法保持冷静。
  2. 紧张([jǐn zhāng]):指心理上处于高度紧绷的状态,往往因为压力或不安而难以放松。
  3. 焦虑([jiāo lǜ]):描述一种不安和担心的情绪状态,通常伴随内心的烦躁和不安定。
  4. 不安([bù ān]):内心感到不稳定,缺乏安全感或平静的情绪。
  5. 烦躁([fán zào]):指情绪上的急躁和不耐烦,难以保持平和的心态。
  6. 急躁([jí zào]):形容做事或情绪上缺乏耐心,容易冲动或不安稳。
  7. 浮躁([fú zào]):指心态不稳,缺乏沉稳,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而心神不定。
  8. 惊慌([jīng huāng]):因突然的事件或危险而感到害怕和混乱,无法冷静应对。
  9. 恐惧([kǒng jù]):对某种事物或情境感到强烈的害怕,内心充满不安。
  10. 胆怯([dǎn qiè]):因缺乏勇气而表现出畏缩和不安的情绪。
  11. 畏惧([wèi jù]):对某事物感到害怕或担忧,心理上难以平静。
  12. 动摇([dòng yáo]):指信念或情绪不坚定,容易受到影响而失去稳定性。
  13. 彷徨([páng huáng]):形容内心犹豫不决,缺乏方向感,情绪上不稳定。
  14. 迷茫([mí máng]):指内心困惑,对事物或未来感到不确定,缺乏清晰的判断。
  15. 忐忑([tǎn tè]):形容内心不安定,常常因为担忧或紧张而心神不宁。
  16. 惶恐([huáng kǒng]):指内心充满恐惧和不安,常常因为压力或未知而感到害怕。
  17. 心慌([xīn huāng]):描述内心感到不安和急促,情绪上难以平静下来。
  18. 心乱([xīn luàn]):指内心杂乱无章,情绪波动较大,无法集中注意力。
  19. 心烦([xīn fán]):形容内心感到烦闷和不适,情绪上难以保持平和。
  20. 心急([xīn jí]):指内心急切,缺乏耐心,情绪上显得不稳定。
  21. 慌乱([huāng luàn]):形容在突发情况下表现出混乱和无措,无法冷静处理。
  22. 失措([shī cuò]):指在面对意外时失去应对能力,显得手足无措。
  23. 张皇([zhāng huáng]):形容因惊慌而显得手忙脚乱,缺乏从容的态度。
  24. 惶然([huáng rán]):指内心充满不安和恐惧,情绪上显得非常不稳定。
  25. 惴惴([zhuì zhuì]):形容内心不安,常常因为担忧而感到心神不宁。
  26. 慌忙([huāng máng]):指做事或反应时显得急促和混乱,缺乏条理性。
  27. 急切([jí qiè]):形容内心迫切渴望或急于行动,情绪上显得不稳。
  28. 不安([bù ān]):指内心无法平静,常常因为外界因素而感到担忧。
  29. 心神不定([xīn shén bù dìng]):形容内心无法集中,情绪波动较大,缺乏稳定性。
  30. 惊慌失措([jīng huāng shī cuò]):指在突发情况下完全失去控制,表现出极度的混乱和无措。
  31. 手足无措([shǒu zú wú cuò]):形容面对情况时不知所措,显得非常慌乱。

镇定的详细解释

镇定(zhèn dìng)指在突发或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不慌乱的心理状态。这种特质常出现在面临压力时仍能理性思考、从容应对的人身上,体现了个体对情绪和行为的良好控制能力。

 

具备镇定品质的人往往能更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他们不会被情绪干扰判断。这种状态既可能是性格使然,也可以通过后天训练获得,比如军人、外科医生等职业群体通常需要培养高度镇定的特质。

 

镇定与紧张形成鲜明对比,但不同于麻木或冷漠。真正的镇定包含着对形势的清醒认知,以及在压力下依然保持的敏锐观察力。中国古代兵法强调为将者需镇定自若,现代心理学也将情绪调节能力视为镇定的重要基础。

镇定的出处

镇定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