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奉献的反义词(33个)

共找到 33 个奉献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索取([suǒ qǔ]):指主动要求或获取他人的东西或利益,与无私给予形成对比。
  2. 占有([zhàn yǒu]):指将某物据为己有,强调个人掌控,与分享或让出的态度相反。
  3. 夺取([duó qǔ]):指通过强硬手段获取他人的资源或利益,体现自私的一面。
  4. 掠夺([lüè duó]):指用不正当或暴力手段抢夺他人财物,带有明显的利己性质。
  5. 贪图([tān tú]):指一心谋求个人利益或好处,缺乏为他人着想的意识。
  6. 攫取([jué qǔ]):指迅速而强硬地获取某物,常用于形容急于占有资源的行为。
  7. 谋取([móu qǔ]):指通过各种手段追求个人利益,通常不考虑他人感受。
  8. 抢夺([qiǎng duó]):指用强力手段抢走他人的东西,体现自私和霸道。
  9. 侵占([qīn zhàn]):指非法或不道德地占据他人的财物或权利。
  10. 霸占([bà zhàn]):指强行占有他人的东西或位置,不愿与人分享。
  11. 贪婪([tān lán]):指对利益或资源的过度渴望,缺乏为他人付出的意愿。
  12. 自私([zì sī]):指只考虑自身利益,不顾及他人需求的性格或行为。
  13. 吝啬([lìn sè]):指不愿与他人分享财物或资源,表现出小气的一面。
  14. 自利([zì lì]):指只关注个人得失,缺乏为集体或他人着想的意识。
  15. 独占([dú zhàn]):指将某物完全据为己有,不允许他人分享或参与。
  16. 贪占([tān zhàn]):指出于私心而占有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或利益。
  17. 截留([jié liú]):指将本应给予他人的资源或利益私自扣留。
  18. 据有([jù yǒu]):指将某物归为己有,强调个人占有而不愿分享。
  19. 私吞([sī tūn]):指将公共或他人的财物据为己有,带有不道德的性质。
  20. 侵吞([qīn tūn]):指非法占有他人的财物或资源,常用于不正当行为。
  21. 克扣([kè kòu]):指通过不正当手段扣留他人应得的利益或报酬。
  22. 挪用([nuó yòng]):指将本应用于他处的资源私自挪作他用,体现自私行为。
  23. 窃取([qiè qǔ]):指通过隐秘手段获取他人的东西,带有不道德的色彩。
  24. 私藏([sī cáng]):指将本应公开或共享的资源私自隐藏起来。
  25. 独享([dú xiǎng]):指独自享受某物或利益,不愿与他人共同拥有。
  26. 自享([zì xiǎng]):指只为自己享受某种好处,缺乏分享的意愿。
  27. 贪得([tān dé]):指一味追求获取更多利益,缺乏为他人付出的心态。
  28. 私利([sī lì]):指只关注个人所得,忽视集体或他人的需求。
  29. 自肥([zì féi]):指利用职务或资源为自己谋取好处,体现利己主义。
  30. 独吞([dú tūn]):指将所有利益或资源据为己有,不与他人分享。
  31. 获取([huò qǔ]):指通过各种方式得到某物,常用于强调个人所得。
  32. 求取([qiú qǔ]):指主动追求或索要某物,体现对个人利益的关注。
  33. 自保([zì bǎo]):指只顾自身安全或利益,不考虑他人的需要。

奉献的详细解释

奉献(fèng xiàn)是一种无私的付出行为,指将个人的时间、精力或物质资源给予他人或集体,不求回报。这种行为往往体现出发自内心的热忱与责任感,展现出高尚的精神品质。

 

在传统文化中,奉献被视为美德的重要体现。无论是家庭中的亲情付出,还是社会上的公益行为,奉献都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它超越了简单的利益交换,强调精神层面的价值实现。

 

现代社会中,奉献精神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医护人员坚守岗位、志愿者参与救灾、教师潜心育人,这些行为都诠释了奉献的真谛。真正的奉献不需要豪言壮语,而是在平凡中展现非凡的坚持。

奉献的出处

奉献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