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枯竭的近义词(35个)

共找到 35 个枯竭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干涸([gān hé]):指水源或液体完全干枯,失去水分,常用于形容河流、湖泊等自然环境的状态。
  2. 干枯([gān kū]):形容事物因失去水分或活力而变得干燥、枯萎,常用于植物或自然景观。
  3. 枯干([kū gān]):指物体或资源因长期缺乏滋润而变得干瘪无生气,常形容树木或水源。
  4. 干竭([gān jié]):表示水分或资源完全消失,变得空无一物,多用于描述自然环境的衰退。
  5. 涸竭([hé jié]):指水源或液体彻底干枯,常用来形容自然界中水资源的消失。
  6. 匮乏([kuì fá]):表示资源或物资严重不足,接近于无,多用于形容生活或经济状况。
  7. 短缺([duǎn quē]):指某物数量不足,无法满足需求,常用于物资或资源的描述。
  8. 贫乏([pín fá]):指物资、知识或精神方面的极度不足,显得空虚或单薄。
  9. 匮竭([kuì jié]):表示资源或力量完全用尽,达到空虚的状态,常用于抽象概念。
  10. 耗尽([hào jìn]):指能量、资源或物资被完全使用殆尽,不再剩余。
  11. 用尽([yòng jìn]):表示某物或某方面的力量、资源被全部耗费,不再存有。
  12. 耗竭([hào jié]):指体力、精力或物资被彻底用完,达到极限状态。
  13. 罄尽([qìng jìn]):表示某物或资源被完全用光,没有任何剩余,常用于书面语。
  14. 殆尽([dài jìn]):指事物接近于完全消失或用完,常带有一种衰败的语气。
  15. 告罄([gào qìng]):表示物资或资源已经全部用完,常用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表达。
  16. 空乏([kōng fá]):指内容或资源极度匮乏,显得空虚无物。
  17. 空虚([kōng xū]):形容内心或资源缺乏充实感,显得空荡荡或无内容。
  18. 空竭([kōng jié]):表示资源或力量被完全掏空,不再有任何存量。
  19. 衰竭([shuāi jié]):指体力、精力或功能逐渐丧失,达到无法继续的状态。
  20. 衰退([shuāi tuì]):表示事物逐渐失去活力或力量,呈现出衰弱的趋势。
  21. 衰落([shuāi luò]):指事物从繁荣走向没落,失去原有的生机或力量。
  22. 萎缩([wěi suō]):形容事物因缺乏滋养或活力而变得缩小、衰弱,常用于经济或身体状态。
  23. 萎靡([wěi mí]):指精神或状态低落,缺乏生气,常用于形容人的精神面貌。
  24. 凋零([diāo líng]):形容事物因失去活力而衰败、零落,常用于植物或事业的比喻。
  25. 凋敝([diāo bì]):指事物衰败破落,失去原有的繁荣,多用于经济或社会状态。
  26. 零落([líng luò]):表示事物散落或衰败,失去完整性和生机,常用于文学描述。
  27. 萧条([xiāo tiáo]):形容环境或经济状态冷清、衰败,缺乏活力和生气。
  28. 冷落([lěng luò]):指事物或人际关系变得不受重视,显得孤单或衰弱。
  29. 荒芜([huāng wú]):指土地或事物长期无人打理,变得荒凉无生气。
  30. 荒凉([huāng liáng]):形容环境或景象显得空旷、冷清,缺乏人气或活力。
  31. 缺乏([quē fá]):指某物或某方面不足,无法达到所需的标准或数量。
  32. 不足([bù zú]):表示数量或质量上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显得不够。
  33. 穷尽([qióng jìn]):指资源、方法或可能性被完全用完,不再有新的余地。
  34. 耗费殆尽([hào fèi dài jìn]):表示资源或精力被大量使用,几乎完全消失。
  35. 资源枯竭([zī yuán kū jié]):特指自然资源或可用物资被用尽,无法继续供应。

枯竭的详细解释

枯竭(kū jié)是一个汉语词汇,用来形容资源、能量或情感等被消耗殆尽的状态。这个词通常带有消极的意味,暗示某种原本丰富的事物因过度使用或缺乏补充而逐渐消失。

 

从字面上看,枯竭由枯和竭两个字组成。枯指干枯、枯萎,竭则表示尽、完。合在一起,枯竭形象地描绘了像水源干涸一样的消耗过程。

 

在实际使用中,枯竭可以形容多种事物。比如自然资源枯竭,指矿产资源或森林资源被过度开采;创造力枯竭,表示灵感或创意来源的消失;体力枯竭,则是指身体能量的耗尽。

 

需要注意的是,枯竭往往暗示一个渐进的过程,而非突然的消失。它描述的是一种从充足到匮乏的变化状态,这种变化通常是不可逆的,或者至少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

枯竭的出处

枯竭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