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编程笔记

单链表反转详解(4种算法实现)

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读者已经对单链表以及它的用法有了一个完整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本节再带领大家研究一个和单链表有关的问题,即如何实现单链表的反转。

反转链表,又可以称为翻转或逆置链表,它们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以图 1 所示的链表为例:

未反转的链表
图 1 未反转的链表

经过反转(翻转、逆置)后,得到的新链表如图 2 所示:

反转后的链表
图 2 反转后的链表

通过对比图 1 和 图 2 中的链表不难得知,所谓反转链表,就是将链表整体“反过来”,将头变成尾、尾变成头。那么,如何实现链表的反转呢?

常用的实现方案有 4 种,这里分别将它们称为迭代反转法、递归反转法、就地逆置法和头插法。值得一提的是,递归反转法更适用于反转不带头节点的链表;其它 3 种方法既能反转不带头节点的链表,也能反转带头节点的链表。

本节将以图 1 所示,即不带头节点的链表为例,给大家详细讲解各算法的实现思想。

1、迭代反转链表

该算法的实现思想非常直接,就是从当前链表的首元节点开始,一直遍历至链表的最后一个节点,这期间会逐个改变所遍历到的节点的指针域,另其指向前一个节点。

具体的实现方法也很简单,借助 3 个指针即可。以图 1 中建立的链表为例,首先我们定义 3 个指针并分别命名为 beg、mid、end。它们的初始指向如图 3 所示:

迭代反转链表的初始状态
图 3 迭代反转链表的初始状态

在上图的基础上,遍历链表的过程就等价为:3 个指针每次各向后移动一个节点,直至 mid 指向链表中最后一个节点(此时 end 为 NULL )。需要注意的是,这 3 个指针每移动之前,都需要做一步操作,即改变 mid 所指节点的指针域,另其指向和 beg 相同。

1) 在图 3 的基础上,我们先改变 mid 所指节点的指针域指向,另其和 beg 相同(即改为 NULL),然后再将 3 个指针整体各向后移动一个节点。整个过程如图 4 所示:

迭代反转链表过程一
图 4 迭代反转链表过程一

2) 在图 4 基础上,先改变 mid 所指节点的指针域指向,另其和 beg 相同(指向节点 1 ),再将 3 个指针整体各向后移动一个节点。整个过程如图 5 所示:

迭代反转链表过程二
图 5 迭代反转链表过程二

3) 在图 5 基础上,先改变 mid 所指节点的指针域指向,另其和 beg 相同(指向节点 2 ),再将 3 个指针整体各向后移动一个节点。整个过程如图 6 所示:

迭代反转链表过程三
图 6 迭代反转链表过程三

4) 图 6 中,虽然 mid 指向了原链表最后一个节点,但显然整个反转的操作还差一步,即需要最后修改一次 mid 所指节点的指针域指向,另其和 beg 相同(指向节点 3)。如图 7 所示:

迭代反转链表过程四
图 7 迭代反转链表过程四

注意,这里只需改变 mid 所指节点的指向即可,不用修改 3 个指针的指向。

5) 最后只需改变 head 头指针的指向,另其和 mid 同向,就实现了链表的反转。

如下是实现整个过程的代码:
//迭代反转法,head 为无头节点链表的头指针
link * iteration_reverse(link* head) {
    if (head == NULL || head->next == NULL) {
        return head;
    }
    else {
        link * beg = NULL;
        link * mid = head;
        link * end = head->next;
        //一直遍历
        while (1)
        {
            //修改 mid 所指节点的指向
            mid->next = beg;
            //此时判断 end 是否为 NULL,如果成立则退出循环
            if (end == NULL) {
                break;
            }
            //整体向后移动 3 个指针
            beg = mid;
            mid = end;
            end = end->next;
        }
        //最后修改 head 头指针的指向
        head = mid;
        return head;
    }
}

2、递归反转链表

和迭代反转法的思想恰好相反,递归反转法的实现思想是从链表的尾节点开始,依次向前遍历,遍历过程依次改变各节点的指向,即另其指向前一个节点。

鉴于该方法的实现用到了递归算法,不易理解,因此和讲解其他实现方法不同,这里先给读者具体的实现代码,然后再给大家分析具体的实现过程:
link* recursive_reverse(link* head) {
    //递归的出口
    if (head == NULL || head->next == NULL)     // 空链或只有一个结点,直接返回头指针
    {
        return head;
    }

    else
    {
        //一直递归,找到链表中最后一个节点
        link *new_head = recursive_reverse(head->next);

        //当逐层退出时,new_head 的指向都不变,一直指向原链表中最后一个节点;
        //递归每退出一层,函数中 head 指针的指向都会发生改变,都指向上一个节点。

        //每退出一层,都需要改变 head->next 节点指针域的指向,同时令 head 所指节点的指针域为 NULL。
        head->next->next = head;
        head->next = NULL;
        //每一层递归结束,都要将新的头指针返回给上一层。由此,即可保证整个递归过程中,能够一直找得到新链表的表头。
        return new_head;
    }
}
仍以图 1 中的链表为例,则整个递归实现反转的过程如下:

1) 由于 head 不为 NULL,因此函数每执行到第 11 行时,递归都会深入一层,并依次将指向节点 2、3、4 的指针作为实参(head_next 的指向)参与递归。而根据递归出口的判断条件,当函数参数 head 指向的是节点 4 时满足 head->next == NULL,递归过程不再深入,并返回指向节点 4 的指针,这就是反转链表的新头指针。

因此,当递归首次退出一层时,new_head 指向的是节点 4 ,而 head 由于退出一层,指向的是节点 3,如图 8 所示。

递归反转链表过程一
图 8 递归反转链表过程一

2) 在此基础上,开始执行 17、18 行代码,整个操作过程如图 9 所示,最后将 new_head 的指向继续作为函数的返回值,传给上一层的 new_head。

递归反转链表过程二
图 9 递归反转链表过程二

注意,图中节点 3 的 next 指针域表示为 NULL。

3) 再退一层,此时 new_head 仍指向节点 4,而 head 退出一层后,指向的是节点 2。在此基础上执行 17、18 行代码,并最终将 new_head 的指向作为函数返回值,继续传给上一层的 new_head。整个操作过程如图 10 所示:

递归反转链表过程三
图 10 递归反转链表过程三

4) 再退一层,此时 new_head 仍指向节点 4,而 head 退出一层后,指向的是节点 1。在此基础上执行 17、18 行代码,并返回 new_head。整个操作过程如图 11 所示:

递归反转链表过程四
图 11 递归反转链表过程四

head 由节点 1 进入递归,此时 head 的指向又返回到节点 1,整个递归过程结束。显然,以上过程已经实现了链表的反转,新反转链表的头指针为 new_head。

3、头插法反转链表

所谓头插法,是指在原有链表的基础上,依次将位于链表头部的节点摘下,然后采用从头部插入的方式生成一个新链表,则此链表即为原链表的反转版。

仍以图 1 所示的链表为例,接下来为大家演示头插反转法的具体实现过程:
1) 创建一个新的空链表,如图 12 所示:

创建一个空链表
图 12 创建一个空链表

2) 从原链表中摘除头部节点 1,并以头部插入的方式将该节点添加到新链表中,如图 13 所示:

从原链表摘除节点 1,再添加到新链表中
图 13 从原链表摘除节点 1,再添加到新链表中

3) 从原链表中摘除头部节点 2,以头部插入的方式将该节点添加到新链表中,如图 14 所示:

从原链表摘除节点 2,再添加到新链表中
图 14 从原链表摘除节点 2,再添加到新链表中

4) 继续重复以上工作,先后将节点 3、4 从原链表中摘除,并以头部插入的方式添加到新链表中,如图 15 所示:

从原链表摘除节点 3、4,再添加到新链表中
图 15 从原链表摘除节点 3、4,再添加到新链表中

由此,就实现了对原链表的反转,新反转链表的头指针为 new_head。

如下为以头插法实现链表反转的代码:
link * head_reverse(link * head) {
    link * new_head = NULL;
    link * temp = NULL;
    if (head == NULL || head->next == NULL) {
        return head;
    }
    while (head != NULL)
    {
        temp = head;
        //将 temp 从 head 中摘除
        head = head->next;

        //将 temp 插入到 new_head 的头部
        temp->next = new_head;
        new_head = temp;
    }
    return new_head;
}

4、就地逆置法反转链表

就地逆置法和头插法的实现思想类似,唯一的区别在于,头插法是通过建立一个新链表实现的,而就地逆置法则是直接对原链表做修改,从而实现将原链表反转。

值得一提的是,在原链表的基础上做修改,需要额外借助 2 个指针(假设分别为 beg 和 end)。仍以图 1 所示的链表为例,接下来用就地逆置法实现对该链表的反转:
1) 初始状态下,令 beg 指向第一个节点,end 指向 beg->next,如图 16 所示:

就地反转链表的初始状态
图 16 就地反转链表的初始状态

2) 将 end 所指节点 2 从链表上摘除,然后再添加至当前链表的头部。如图 17 所示:

反转节点2
图 17 反转节点 2

3) 将 end 指向 beg->next,然后将 end 所指节点 3 从链表摘除,再添加到当前链表的头部,如图 18 所示:

反转节点3
图 18 反转节点 3

4) 将 end 指向 beg->next,再将 end 所示节点 4 从链表摘除,并添加到当前链表的头部,如图 19 所示:

反转节点 4
图 19 反转节点 4

由此,就实现了对图 1 链表的反转。 

具体实现代码如下:
link * local_reverse(link * head) {
    link * beg = NULL;
    link * end = NULL;
    if (head == NULL || head->next == NULL) {
        return head;
    }
    beg = head;
    end = head->next;
    while (end != NULL) {
        //将 end 从链表中摘除
        beg->next = end->next;
        //将 end 移动至链表头
        end->next = head;
        head = end;
        //调整 end 的指向,另其指向 beg 后的一个节点,为反转下一个节点做准备
        end = beg->next;
    }
    return head;
}

总结

本节仅以无头节点的链表为例,讲解了实现链表反转的 4 种方法。实际上,对于有头节点的链表反转:

结合以上说明,读者可尝试修改本节代码,使它们能用于反转带头节点的链表。对于反转没有头节点的链表,读者可从反转无头节点链表下载;反之,对于采用迭代法、头插法以及就地逆置法反转有头节点的链表,读者可从反转有头节点链表处下载。

推荐阅读